建议人 | 李鹏等6人 | 建议时间 | 2023-12-25 |
---|---|---|---|
建议内容 |
聊城市位于黄河与运河交汇处,是历史上著名的酿酒黄金维度。聊城酿酒生产源远流长,酒文化底蕴深厚。据史料记载,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末年,因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相关而沿袭下来的名酒就有“屠苏酒”、“莲花酒”、“透瓶香”等等。改革开放后,聊城白酒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以景阳冈酒业为龙头,以东阿酒厂、孟尝君酒业、雁宾酒业、卫河酒业、冠宜春酒业为重点的一批白酒骨干企业。目前,我市共有白酒生产许可证企业28家,主要生产浓香型、酱香型、芝麻香型、清香型等系列产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同时带动了包装印刷产业的发展,既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又解决了部分城乡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乡村振兴的贡献值比较高,已成为全市经济领域中重要组成部分。一、我市白酒产业面临的形势 一是大本营守不住。全市白酒流通消费高达35亿元,但地产酒销售收入已萎缩不足7亿元,规模型白酒企业除以上几家外,其余酒企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方式过于滞后。各类科技人才以及现代化营销人才缺乏,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中小白酒企业产品结构较低、龙头品牌带动作用不强、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二是市场环境差。聊城白酒高消费在国内小有名气,摆谱要面子,“跟风”消费,政商接待动不动就是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等等,大大增加了企业接待负担。致使国内各大名酒企业把聊城作为练兵场,大量的假冒名酒充斥其中,在外来名酒的强势挤压下,我市本地白酒品牌的市场逐渐被一些名酒所蚕食。三是经营思想保守。不少企业还没有从“故步自封”思想中走出来。2022年8月17日,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聊城市政府、央拓国际融合传播集团等联合主办的“中国鲁酒论坛”在聊城市举行。活动举办的是气氛热烈,活动过后却寂寞无声,相关部门和机构未及时跟进,大部分企业未有明显的振兴发展的新举措,这种现象值得深思。二、具体建议如下1、认真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白酒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快销品,支持聊城白酒企业继续坚持深耕大本营市场,发挥本地渠道优势,打好渠道阵地战。同时,以提升品牌价值为核心,加强媒体舆论的宣传和引导,着重推介一批在品牌建设上有鲜明特色、转型升级显著的典型企业。把推动白酒产业发展作为工业强市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切实帮助协调解决白酒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坚持市场配置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继续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白酒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的指导意见》,把“中国鲁酒论坛”活动中的成功经验落实到行动中;认真学习借鉴河南、河北邻省以及淄博、烟台等市的白酒产业发展经验,围绕项目建设、技术创新、市场升级、人才锻造、品牌传播、质量诚信、数字赋能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及政府的宣传效应,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促进企业走出去。3、倡导健康饮酒,杜绝奢靡之风。有关部门和机构要合力推进全市白酒产业健康发展,鼓励和支持白酒企业深挖白酒文化资源,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坚持品质至上,打造特色产品,促进酒旅融合发展,创新消费场景。政商接待带头喝地方酒、消费地方产品,树立勤俭之风。此外,政府帮助协调白酒企业对接本地商贸、餐饮协会等渠道资源,加大地域品牌扶持力度,协助本地白酒在商超、餐饮市场的更顺畅地开展销售工作,从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4、进一步规范白酒市场秩序。相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查处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或未按要求办理食品经营备案从事酒类产品销售,销售“三无”、来源不明或无合法来源、假冒酒类产品和质量不合格、标签标识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酒类产品;要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坚持以质量兴企,以品牌强企,加⼤知识产权保护⼒度,加强聊城酒类商标保护⼒度,扩⼤聊城⽩酒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最终以打造“好水、好酒、好风景;人杰、地灵、新聊城”的美好聊城白酒产业新格局。 |
答复时间 | 2023-09-20 | ||
办理类型 | 已解决 | ||
办理情况 |
李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聊城白酒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市市场监管局始终把白酒产品质量监管列为重点工作,持续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日常监管力度、树立为企帮扶理念等为抓手,促进全市白酒产业健康发展。 (一)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一是大力推进“三标”行动。持续督促全市白酒生产企业开展“三标”(亮标承诺、对标生产、核标检验)行动,指导企业梳理产品标准,制作管理看板,开展标准培训,确保将最严谨的标准落到每一家企业。二是严格落实总局60号令(《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指导全市45家白酒生产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配备食品安全总监3名,食品安全员57名,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等工作制度。 (二)持续加大日常监管力度。一是开展专项检查。近年来,全市开展了白酒生产使用甜蜜素问题专项检查,督促企业严格原辅料进货查验、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严防严控甜蜜素风险。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召开风险提示会10次,发现问题14个,责令整改7家;抽检34批次,均未检出甜蜜素。二是强化日常监管。去年以来,全市共检查白酒生产企业45家,责令整改9家,行政处罚1家,罚款1.8万元;查处销售“三无”、来源不明或无合法来源、假冒酒类等7家。同时,去年以来开展白酒产品(我市本地生产)抽检127批次,未发现不合格产品,合格率为100%。 (三)树立为企帮扶服务理念。在抓好产品质量监管的同时,一是深入企业开展指导帮扶。1家企业荣获“2023齐鲁白酒酒体设计创新奖”和“中国芝香白酒发展战略委员会成员单位”,1家企业荣获2022年度聊城市市长质量奖,1名企业负责人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表现突出个人。二是加大线上线下培训力度。组织企业参加线上全省白酒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培训班,重点解析了白酒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控制和白酒标签常见问题。邀请专家结合食品安全管理现状,详细解读了总局60号令的目标导向、意义和新要求,以及企业如何落实主体责任、日常管理方法和重点关注事项,覆盖全市白酒生产企业。 (四)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指导我市本地白酒企业加强自身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建设,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加大打击白酒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力度,积极办理白酒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举报投诉线索。充分利用晋冀鲁豫跨地区知识产权协作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维权绿色通道,帮助白酒企业积极维权,形成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力。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推动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配齐配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指导企业高质量开展食品安全自查,按照“一企一档”原则,建立“三张清单”(食品安全风险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及时防范化解风险,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二)继续深入开展执法检查。结合我市实际,持续关注白酒等重点类别食品,进一步压实监管责任,夯实监管能力,重点查处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备案)从事酒类产品销售,查处销售“三无”、来源不明或无合法来源、假冒酒类等产品,以及产品质量和标签标识不合格等问题,将相关生产经营单位纳入信用监管体系,实行“黑名单”制度,逐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三)助力白酒产业健康发展。树立“监管+服务”理念,建立白酒产品质量不合格企业清单,邀请专家入企进行“一对一会诊”,帮助查找分析产品不合格原因,明确整改措施。同时,继续加大线上线下培训力度,帮扶企业合规生产,助力产业健康发展。 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聊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9月20日 |
||
主办单位 | 聊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